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8章 (第2/4页)
535年)受封大将军,执政也已经四年,之前一直没有想过裁撤州郡,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自然是有足够的高位安置勋臣。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对州郡的细分与推恩令可谓异曲同工,将大州划分为数个小州,削弱地方州牧实力,避免他们坐大。 因此,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州郡数量不断增长。 东魏80州的数量并非两魏南梁的最大值。 历史上,南梁在这一时期,就设有107州,586郡。 西魏较少,仅57州。 如今北方合计137州,而当北周灭亡北齐时,北方已被细分为221州,508郡。 东西两魏,北周北齐,四十余年对峙与战乱,中央为控制地方,细分州郡,所造就的庞大公务员体系也为财政背上沉重负担。 第二百五十七章 区域划分 高澄对于细分州郡的看法前后不一。 细分州郡,固然会加重财政负担,但对于当年的高氏来说,为了省官俸,造成地方不稳,得不偿失。 而通过高欢,尤其是高澄削弱士族豪强,颁布各项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地方尽心竭力的治理,高氏虽掌权才八年,统治已能称得上稳固。 如今再看州郡细分,就显得弊大于利。 不只是财政原因,州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