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田正伦的热情 (第3/5页)
机生产线。”田正伦对范无病解释道。 哦,范无病点了点头道,“这是好事儿啊。” 从邓公九二南巡之后,随着大批国际资本的潮水般涌入,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力,各个行业的本土公司都面临空前的冲击,市场格局一日三变。与此同时,经过了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许多中国本土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消费者对国产商品也开始有了一定的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振兴民族工业既成为锅内产业成长的战略构想,也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公众心理氛围。 四月的时候,一度被摆上人民大会堂国宴席的重庆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正式收编。有观察者统计了一下,至此,中国八家生产碳酸饮料的饮料公司,除了上海的一家之外,其他七家均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收入囊中。 媒体在相关的报道中用了一个十分生动的标题,。 这个现象使得人们对本土品牌的命运产生担忧,同时也激发出很大的民族热情。 一些聪明的企业家在市场营销中便充分地借用了这股热情,在今年的企业广告中,有很多都采用了振兴民族工业这个主题诉求,在所有风起云涌的产业中,民族品牌的振兴都是一个最为炫目而高昂的主题。 在这面战旗的召唤下,本土企业以价格战的方式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商战。 比如在冰箱和洗衣机两大行业,海尔公司两线作战,他们深知海尔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未必能胜过松下、三洋等日本公司,于是在发起价格战的同时还别出心裁地推出星级服务,在大中城市聘用大量售后服务人员。 海尔是第一个系统性地推出星级服务管理的中国企业,它建立了一整套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