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264节 (第11/11页)

封府知录事参军事。因得罪外戚被罢过官,复官后做一些临时差事,此次被派到了胜州,据说是皇帝钦点。

    说起来,这是个官场蹉跎不得志的人,进士甲科二十多年都未做到知州。好在他中进士的时候不足二十岁,足够年轻。杜中宵对他的了解,只有为官公正、严明执法了了数语,其余一概不知。这名声想来很大,官场上虽然不得意,皇帝都还记得,算是简在帝心了。这种人物朝中不好安排,到了自己这里。

    也正是因为陈希亮太年轻,儿子还太小,杜中宵一点印象都没有。若是杜中宵知道他的第四子字季常,就有些印象了。陈希亮的这个四儿子虽然没什么作为,河东狮吼主角的陈季常,后世却流传甚广。

    问了陈希亮的家世,杜中宵道:“签判,我这个人为官一向闲散,政事能不过问的就不过问,以后胜州的事情,就多依赖你了。”

    陈希亮拱手:“下官如何敢当?州事至重,实在承担不起!”

    杜中宵道:“敢不敢当都是这么一回事。凡胜州民政,一般事务你与录事参军商议,决定了之后书状报我。凡有难决之事,可以先报我,等指挥再行处置。”

    听了这话,陈希亮有些为难,坐在那里局促不安。

    杜中宵道:“我总一路军民之政,本州事务不会过问太多,在所难免。签判用心,做得好了我自然上书朝廷,保举于你。做得不好,数月之后换一个人便是了。”

    陈希亮听了,忙起身拱手称是。经略使兼的一路首州签判不容易做,必须要得知州信任,还要精于吏事。杜中宵对幕职官可以自辟,不满意说换就换了,不存在朝廷同意不同意的问题。以两人的地位,杜中宵没有必要在陈希亮在身上浪费太多精力,做得好留下,做得不好换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