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3节 (第5/5页)
科哈,是宇宙学如今比较统一的看法。(比如《sce》的这篇10.1126/sce.1146676还有这篇/10.1093/mnras/staa3016)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 虽然理论上支持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有很多很多,暗物质的存在概率要比‘引力子’大上了无数倍——这里的无数倍不是夸张,而是确实如此。 但截止到目前,人类依旧没有发现任何一种非广义概念的暗物质。 这玩意儿某种意义上有些像是黑洞: 大家都知道黑洞存在,但直到2019年事件视界望远镜拍到了吸积盘之后,人类才第一次从事实上确定了黑洞存在。 在那之前,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只能用现象去表明黑洞存在。 暗物质也是同理。 在中微子震荡发现之前,科学界一直认为中微子最可能是暗物质。 但在中微子震荡被发现后,这种可能就被pass了。 因为中微子震荡证明中微子在宇宙中星系形成时是相对论性运动的,如果它们作为暗物质的主要成分的话,将会阻碍星系乃至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所以不能是暗物质的主要成分。 如今中微子被归类为了热暗物质……也就是以接近真空光速的速度运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暗物质的一部分。 这就好比进化论一直在找标准的‘人猿’,也就是界于原始人和猿猴之间的那种进化中间体。 但找来找去死活找不到人猿,就只能无奈把黑猩猩归类到了‘半步人猿’‘猿猴巅峰大圆满’‘可受人猿一击而不死’这种概念。 也就是硬算的话可以算进去,但没啥实质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