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6节 (第2/5页)
从今年二月开始,他们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如何把链式反应拓展到应用……也就是原子弹的设计上。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陆光达他们将会在明年2月底到三月初之间正式完成理论设计,然后正式开始将重心转移至零部件生产和实验。 不过眼下随着徐云的出现,这个时间往前推了足足接近五个月。 别看五个月好像很短,这对于兔子们来说,堪称是救命的时间! 随后陆光达的目光飞快的在徐云身上一扫,调整了一番呼吸频率,继续说道: “当然了,咱们面对的最后一关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理论环节最难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爆轰波反应区厚度的计算。” 早先提及过,原子弹这玩意儿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压拢型,也称“枪型”。 这类原子弹是利用一种“炮筒”装置,将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裂变物质。 在化学炸药爆炸时。 产生的高压下迅速合拢达到超临界状态,而引发核爆炸。 而第二种则是内爆型。 它的原理是利用普通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 接着将小于临界质量的核装料——也就是铀-235或钚-239制成小球,置于炸药球中心。 最终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炸药球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向心聚焦的压缩波。 压缩波会将核装料球体瞬间猛烈压紧,增加其密度,使其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