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4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1节 (第4/6页)

个参数叫做张标比r,即原初张量扰动与原初标量扰动强度之比。”

    “通常不同的暴胀机制会预言不同的张标比r,只要我们将来探测到原初引力波,获得了张标比r以及另外一个参数谱指数ns的具体数值,就可以去判断宇宙究竟是在什么物理机制的推动下发生暴胀的。”

    “宇宙早期的物理机制一搞懂,引力子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黄昆这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宇宙的暴胀理论一直都是个很前沿并且很有热度的课题,不过这玩意儿也是属于信服度很高但长期缺乏证据的一类理论。

    如果按照杨振宁所说的这个情况,再结合元强子模型的部分内容,一个迭代的逻辑推论便出现了:

    在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原初引力波的产生几乎早于其他任何能量形式,早在电弱作用融合一体、物质与辐射尚未分离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所以原初引力波当属这个宇宙里阅历最丰富,见识最广博的角色,那些早期的经历都已被原初引力波小心地记录下来。

    在起初数万年密不透光的“宇宙黑暗时期”,全宇宙的样貌数次巨变。

    等到“黑暗时期”结束,第一缕光可以从容射向远方,原初引力波便是最早的见证者……

    同时原初引力波自身也足以论证引子力的真伪——无论引力子是否存在,只要能捕捉到原初引力波,一切的一切就都能得到最终的结论。

    想到这里。

    黄昆又意识到了什么,皱着眉头对杨振宁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