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辽东风起 (第3/4页)
中生出这样的风波,未必没有在京勋戚群体,在背后鼓捣什么。 “朕的原则,只有一条。” 看着王洽、王在晋他们,崇祯皇帝神情冷然道:“若是在职的这帮勋戚,不能做事,不能给朕分忧,那就换一批。 在京的勋戚中,有的是能给朕分忧的。 你们军机处这边,会同兵部有司,把相应的事宜,给朕完善好,明发到三大营那边。 裁撤三成员额一事,绝不动摇!” 听到这里的王洽几人,便知道天子的决心的,至于剩下的事情怎样办,他们心里也就有底了。 固然说大明勋戚群体,被文官在政治层面死死压着,给大明造成了文武失衡的政治格局。 但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天子想严惩大明勋戚时,有效的利用文官,那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过于崇祯皇帝而言,文武失衡的政治格局,必须要打破重塑,恢复到文武制衡的总方针上。 若是没有这样的前提,大明很多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 像日后要面临的建虏八旗,包括逐步崛起的流寇势力,都需要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虎将悍将,统率着大明强军镇压。 若大明文官死死攥着权,任意欺压武将群体,那还平什么叛乱? 不能说叫武将群体,一面承受着内部的各种掣肘,一面应付难缠的对手,那就算再厉害的角色,也没办法做好本职。 “陛下…辽东传来急报。”周延儒拿着一封奏疏,急匆匆的从殿外走进来,此言,叫崇祯皇帝,还有王洽他们,都看了过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