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徐光启的大礼 (第4/4页)
应的肯定,为后续大规模推广种植做准备,崇祯皇帝只能将事情引到郑和身上。 “在徐阁老先前所书甘薯疏中,也曾提到甘薯,亩产惊人,味甘。”王在晋听闻此言,眉头微蹙起来,说道:“若陛下所说红薯之物,与徐阁老所提甘薯,是一物的话,那想来是先前所种的甘薯良种,并不完全适合大明种植。” “陛下,若此事是真的话,那是否能先在京东屯田那边,小范围的种植?”王洽双眸微张,对崇祯皇帝说道:“现在我大明各地治下,频生灾害,倘若能多一类产量极高的作物,那对国朝而言,绝对是件利好的事情啊。” 岂止是利好啊。 增加一项农作物,这在饥荒年,连观音土都能吃,吃先前没见到的红薯,对那些灾民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 并且红薯的种植周期,相对较短,茎叶也是能食用的。 听着王在晋、王洽所讲,崇祯皇帝脸上笑意不减,但心里却生出种种想法,若是能培育出合适的红薯,可先行在皇庄那边大面积推广种植。 只要市面上出现的多了,那根本就不用朝廷下达指令,临近地带的百姓,都会逐步接受此物的。 不过被派去东南一带的阎应元,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算了,白跑就白跑吧,能早发现红薯一物,阎应元这趟也没算白跑,将抗清三公聚在一起也行。 希望阎应元此番前去东南一带,能将途中的所见所闻,都完整的记载下来,这对后续整顿东南事,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