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徐光启的大礼 (第3/4页)
“韩赞周,去,传朕口谕,命徐卿即刻来见朕!”强压激动的崇祯皇帝,伸手对韩赞周说道。 “喏!” 作为传统的农耕民族,对生活在神州大地的种花家,那对于能吃的作物,都有着极深的兴趣。 在鞑清时期,广泛种植的甘薯这类舶来物,其实早在明末时期,就已然开始在一些临海少地进行试行。 只不过培育适合神州种植,研究舶来物的习性等,在个人的坚持下,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 这也使得苦心培育出的良种,最终却成了鞑清的嫁衣,以巩固鞑清的统治基础。 崇祯皇帝的这种反应,叫王在晋、王洽有些生疑,他们并不明白,天子为何对甘薯表现得这般重视? “两位卿家,徐卿先前所发现的甘薯,其实是能直接食用的。”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看向王在晋他们,说道:“朕先前读过一本古籍,是记载三宝太监下西洋时,途径一个岛国时,就见过他们吃过此物,且产量极为惊人,亩产数十石,不过当地却叫做红薯,味甘。 朕就在想,西洋小国能吃的,那种植到大明,定然也是能吃的,只不过两地情况不一。 想要种植到大明,需要培育适合大明的良种才行,先前出现毒死人的情况,想必并未培育出,最合适大明种植的良种所致。 或者就是不清楚甘薯的食用方式,见到一人误食毒死,就口口相传所致,叫知道甘薯的人,都敬而远之。” 为了能叫红薯这一高产作物,在大明提前培育出合适的良种,并给予红薯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