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_第3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3/6页)

,一言一行从不曾有半分差错,朕才更要格外提防于他。”

    “马相也当知晓,这些年来,他在剑南道素有仁德之名,事必躬亲,勤于民生,甚得民心。”她道:“眼下是得剑南民心,而来日又当如何,谁又知晓?”

    马行舟思忖间,听圣册帝拿似乎在说家事的口吻,说起了荣王少年时。

    彼时荣王在以先皇为首的一众皇子中,因生母不过是小小宫婢出身,无母族支撑,在一众皇子相争时,他从不结党,也并不过问朝政之事,说是皇子,倒更像是一位潇洒自在的寻常宗室子弟。

    后来,先皇崩逝,太子李效也离世,皇七子李秉继位,在位三年后被废,再到她登基为帝,过继太子。

    在这一件件要紧的大事中,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反对,争斗,权力纷争厮杀……而这些声音里,从来没有荣王。

    他始终立于局外,不沾染分毫。

    让他去守西境,他便去了,让他将独子李录留于京师为质,他便也一留多年。直到此次以荣王妃病重之由,方才将李录召回。

    “纵然从前他无异心,可时局变换,他如今名声已成,焉知此时与日后也不会有……”圣册帝道:“他行事滴水不漏,但若起异心,却也不可能当真毫无痕迹。”

    马行舟会意,片刻,垂首道:“臣明白,臣会去信,令婉儿再多加留意。”

    若说从前只是被动所见,今后……便需主动去探查更深处了。

    此举同时也意味着,马婉会陷入更大的危险当中,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是朕有愧于马相。”圣册帝惭愧道:“然内忧外患,实不敢大意待之。”

    “臣明白。”马行舟道:“时局如此,身为臣子,理当为陛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