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2/6页)
入过京师,去年重阳圣驾于大云寺祈福时,那些求到大云寺外的灾民,便来自道州。 而今,那些于道州起义的乱民,从起初的千人余,在各处陆续的响应之下,这场火竟让附近州郡久扑不灭,至眼下甚至已纠集了七八万余众。 至此,出兵围剿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议罢诸事,圣册帝单独留下了中书令马行舟。 “马相坐下陪朕说说话吧。”圣册帝令人赐座。 “谢陛下。” 君臣二人谈了些前朝事后,圣册帝提到了崔璟遇刺之事:“如若崔卿遇刺是真,可见藏于朕身侧的暗刺,仍未能拔除干净。” 她为此已再三彻查清洗过,但眼下看来,仍未能除尽。 她很清楚,她要用人,便不可能真正避免被人探听,但现下她最在意的是:“依马相看,究竟是何人,一而再地费尽心思要置崔璟于死地?是崔氏的仇敌,还是朕的?” “或是……为了崔大都督手中军权。”马行舟斟酌道。 圣册帝不置可否,只道:“玄策军这把利剑,觊觎者历来不在少数。” 马行舟便试着问:“圣人是否已有怀疑之人?” “现如今各路人马和那些藩王无不蠢蠢欲动,值得朕去怀疑的人太多了。” 此言落下片刻,圣册帝即问起了益州荣王府的消息。 马行舟:“臣那孙女近来传回的家书中有暗言,她并未察觉到荣王府有何异动……” 提及此,马行舟不禁道:“说来,荣王这些年来驻守益州,与剑南节度使同守西境,也算恪守本分,行事从无僭越之处,其膝下子嗣也最为凋零……” “正因如此。”圣册帝道:“正因他与那些野心外露的藩王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