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_九濮议之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濮议之争(上) (第4/5页)

赵构下召,才最终蹬上皇位,就是如此,还是和赵恺为争夺皇位大战了一场,才算坐稳了皇位。

    可以说,赵忱的继位,与孝宗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和英宗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这一点上,与汉光武帝刘秀的情况到更为相似一些,因此在追赠先父的问题上,跟本不该有任何的争议。

    如果真如文焕、章得臣等人所议,要尊孝宗为“皇考”而尊生父赵觉为“皇叔”,那赵忱岂不是成了为了皇位,可以连父亲都不认了吗?因此也难怪赵忱、周太后、赵倩如会生气。

    赵忱大坐到桌子前,气愤愤道:“明天朕就下旨,一定要将文焕、章得臣这几个人全都流放到海南去充军。”

    杨炎道:“小忱,你先别生气,想一想这件事背后的文章。”

    赵忱鄂然道:“背后还有什么文章?”

    经过了许多波折之后,杨炎的政治灵敏度也提高了不少。赵忱、周太后、赵倩如是身处局中,关心则乱。而杨炎却是傍观者淸,自然知道文焕、章得臣等人绝不会无原无故引这场新的“濮议之争”,更不会是为了坚持什么所谓的礼仪,在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新的权力之争。

    其实当年那场“濮议之争” 就并非什么单纯的礼法之争,司马光等台谏之臣坚持濮王只能称“皇伯”,是希望英宗能够与曹太后和睦相处,以维护朝廷内部的团结。而韩琦、欧阳修等宰执们则是考虑英宗是皇权的现实代表,因此一心一意地拥戴英宗。其实本质就是以曹太后为代表的“后权”和以英宗为代表的“帝权”之争。那么这一次,相信也不例外。

    听杨炎这么一说,赵倩如也立刻从愤怒中冷静下来,因为她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政治头脑,仔细一想,一下子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