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_九濮议之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濮议之争(上) (第2/5页)

法的工作,这时孝宗和光宗两位前任皇帝的葬礼以经全部结束,皇陵建筑也大体完工,只剩一些收尾的工程。因此赵忱在金殿上下旨,尊自己的生父赵觉为皇考,并责令礼部议论追赠生父的谥号。

    “皇考”是对皇帝父亲死后的尊称。虽然赵忱自幼就丧父,但毕竟是父子血脉,自己当上皇帝之后,追赠生父的名份和谥号,也是尽人子之孝道,这到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令赵忱没有想到的是,三天之后,礼部不仅没有商议出赵觉的谥号,反而是礼部侍郎文焕,侍御使章得臣、刘洽,太常寺奉礼郎李浩,枢密院编修官高见翔等五人联名上书,称: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应准先朝封赠期亲属故例,垂为常典。孝宗皇帝继位,即尊秀王为皇伯,陛下甴小宗继入大宗,应以尊考宗为皇考,淮安昭王虽为陛下生父,然为孝宗之弟,应尊为皇叔等等。也就是说,要让赵忱认孝宗为父,只能把生父赵觉当成叔父。

    想不到给先父确定谥号不成,反而要把亲生父亲称为叔叔,这样的结果自然令赵忱大雷霆,连周太后知道以后,也十分生气。于是连夜朝杨炎和赵倩如进宫,商议对策。连性子一向温和的赵倩如见了这份拆子也不禁心里有气,这不是让赵忱不认生父吗?简直太没道理了。

    大宋开国至今,算上赵忱,以经是第十三位皇帝,但连上赵忱在内,加上太宗、英宗、徽宗、太上皇赵构、孝宗一共有六位皇帝,并非是前任皇帝的亲子继位,几乎占了所有皇帝的一半。这在历朝之中,都是十分罕见的事情。而在这六位非前任皇帝的亲子继位时,虽然也有过一些波拆,但总体还算顺利,并沒有生过大的事故,并无宗室之争,这一点到也颇令大宋历代值得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