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兵制改制(下) (第3/5页)
东路,荆湖北路、淮南西、东路,同时在西北地区,大宋取得了临洮府等七郡,设为临兆路,并入利州西路,将京西南路并入荆湖北路。并且在每个防区內应设立两支御前驻军,即:利州西路的临洮府、成州,利州东路的兴元府、金州,荆湖北路的襄阳府,徳安府,准南西路的光州、濠州、淮南东路的盱眙军、楚州。 而每支御前驻军的兵力在两万至两万五千人之间,仍设都统制来管理全军,并在每个防区设立一名御前兵马都总管,节制两名御前驻军都统制,但御前兵马都总管和御前驻军都统制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调换。如果出现大规模战争,则由朝廷直接任命将帅,集中两到三个防区的兵力,统一指挥。并从建康调集三衙禁军,补充各防区兵力的不足。 这样一来,可以使边境的兵力分布更加均匀,而且各支御前驻军的兵力大至相当,也就不会出现一军独大成势的局面,解除了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的可能。而且也能应付各种的战争需要。 同时杨炎对守卫京师的三衙禁军,除了严格挑选,严格训练之外,在建制上也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在孝宗乾道年间,三衙禁军的核定总兵力为十二万八千人,俱体为殿前司七万三千人,马军司三万人,步军司二万五千人。因为临安遇处一隅,背山依海,这样的兵力守卫也基本足够了。 但现在大宋定都在建康,虽然也有长江天险为堑,但位置却北进了数百里。离边境最近的地方竟不足五百里。而且需要随时能够抽调兵力支援其他防区,因此杨炎认为,现在的兵力,以经完全不足了,三衙禁军后规模礼扩大到十八至二十万人,并且还应该増设水军,一方面是控制长江流域,取得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