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兵制改制(下) (第2/5页)
先整顿现有的军队,必须将老弱无用之兵,沷皮无懒之徒全部都淸除出去,兵额不足,在招募新兵。而且在招募新兵时,一定要严格挑选,决不能滥竽充数。同时也要严格训练,严肃军纪,建立一支战斗能力强的宋军。 同时杨炎在目前大宋的兵力分布安排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岳飞遇害,韩世忠和张俊被罢除兵权之后。大宋沿长江设立十支御前驻军,一方面保卫大宋的边境,另一方面也分散边将的兵力。这十支御前驻军自西向东,依次为兴州、兴元府、金州、襄阳府、荆南府(后改为江陵府)、鄂州、江州、池州、建康府、镇江府。主将官职为御前驻军都统制。 孝宗继位之后,也完全沿用此旧制。目前大宋的边境兵力分布,也大致如此。只是迁都建康以后,建康府的御前驻军取消。防御暂时由建康府的禁军付责。并由刘复先和张师颜两人分别驻守豪州和盱眙军,保卫建康府的前沿。 但杨炎认为,这十支御前驻军基本是沿长江分布,除了四川的三支御前驻军之外,长江中下游的七支御前驻军的位置整体太过靠后,除了襄阳府和江陵府外,其他五支竟都在长江以南。显然这样的安排是太过消极保守了。而且十支御前驻军的兵力分布也及不平均,兵力最多的是兴元府、鄂州、建康府、兵力分别为六万、五万三千、五万,而兵力最少的是江州御前驻军,只有一万人,而金州和池州御前驻军也只有一万二千人,差异竟可以达了五六倍。吴曦敢在四川公然造反称王,正是因为兴元府御前驻军是兵力最雄厚的一支。 因此杨炎认为,应该将大宋的防线整体前提,并分为五个大防区,由西向东,依次为利州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