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671章 百姓之口,方是唯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1章 百姓之口,方是唯一 (第3/4页)

一样。

    我爷十五六岁的时候,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三几年。

    虽然被迁到了荒芜地带(清朝时候邓西那一带是荒无人烟的——人口被杀的多了么。)

    但是,到了我老太爷的时候,就已经再次发家,成为大地主了。(当初为了帮堂太爷拉兵,直接卖了几十顷地。)

    人家说富在深山有远亲么。

    虽然被迁到远处一百多年了,但是,发家了么,你回去了,人家不还是要招待你的。

    更何况,老一辈人重亲,那时候讲究老亲,讲究家门,不像现在,对门姓啥名谁,都不知道。

    在那个时候,我家老太爷开织布厂,我爷就跟着去邓州收棉花。

    朝回走的时候,在邓州城边上,被老亲(远亲)喊去吃饭。

    我爷就问人家,是啥饭?

    人家告诉他——喝汤。

    因为去那个远亲家,要离开大路,绕两三里。

    我爷就嘟囔着——跑这么远让我去喝汤,我还不如啃干粮。

    结果,去吃饭的人回来后,我爷就问是啥汤?

    人告诉他——饺子!

    好吧,饺子就是喝汤。

    听到喝汤不去,结果是吃饺子……

    从此,这个笑话就传开了。

    这个笑话的传播度,在襄阳、南阳一带,传的很广。

    到了我爷那一辈,还能被称之为老亲的,也就是朝上数,五六代人。

    也就是说,可以用没断绝传承,来形容老祖宗们。

    ……

    我说这个故事,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这段话。

    我大奶奶和二奶奶,都是童养媳。

    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