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九十节 三亚之现状(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节 三亚之现状(四) (第3/5页)

设立了商站。

    许延亮来到商站区,只觉得这里冷冷清清,偌大的空地上只有几栋不大的小楼和配套的仓库。几面旗帜没精打采的飘扬着。

    “那栋房子就是东南亚公司的商站。”袁斐一边骑车一边指着远处的房屋。

    东南亚公司的商站的位置就在其专用码头附近。看上去同样冷清。码头的露天堆货区干干净净,连个破箱子都没有,只有海鸥上下翻飞的四处觅食。笨重的蒸汽吊车和配套的锅炉都是冷冰冰的,不见半个火星。栈桥旁系留着十几条商船。不但船帆都已收起,有的船连桅杆都拆了下来。船上不见水手,只有两个警卫百无聊赖的在栈桥旁站岗。一副歇冬的萧条模样。

    “平日这里就这么冷清?”许延亮越看越丧气,问道。

    “现在是冬天,等明年春天转了风向就热闹了。”袁斐说。

    许延亮停下车,在码头周围看了看,问道:“这里来得都是什么船?”

    “主要是英国船。荷兰船也有。葡萄牙船难得才来。”

    “难得来也搞了个商站?”

    “船来得不多。不过这商站挺忙活的,本地的商人常和这里的葡萄牙人往来。”

    “噢,那又为什么?”

    “不清楚。”袁斐说。

    许延亮起了疑心:葡萄牙船很少来他没什么奇怪的――他们可以直接去澳门做生意,没必要到三亚来兜个圈子。但是既然来得船极少,葡萄牙人为什么要在本地设立一个商站呢?而本地商人很多又是所谓“皮包公司”,他们又为何经常和葡萄牙商人往来呢?

    自古无利不起早,这些反常的行为背后必然有某种利益上的关联。

    袁斐正要引他过去,许延亮说:“你先带我在河西去转一转。最后再到商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