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节 三亚之现状(四) (第2/5页)
“报告首长……” “别扯这个话头了,直接回答问题!” “是!元老老师说我‘朽木不可雕’,还是尽早参加工作比较好。至少可以多混几年工龄” “朽木不可雕还安排到三亚来当秘书,来来,你告诉我这别出心裁的首长是谁。” “是,是杨欣武元老。” “是他呀。”许延亮差点又要笑了。但是他忍住了,“你会骑自行车吗?” “当然会!” “那就叫这破人力车回去,我们骑车过去!” “是,首长!” 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沿着元老院大路按照昨天的路线原路返回,到了码头继续往前骑行,这一区域在三亚河西岸、海岸以东,是一片南北向的狭长地带。在规划中是三亚市的商贸中心与生活中心。 距离码头不远的地方便是商站区。17世纪的商业和货运还没有完全分离,从事贸易的商人大多采用人货同行。所以各国的在港口城市都设有“商站”或者“商馆”这种建筑。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商站大致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家公司为单位,集住宿、洽谈和存货为一体,还有货币汇兑、汇款等功能。商站一般采用全封闭式的管理,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商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也有便于当地政府管理和征税的用意在内。从最早的伦敦的汉萨同盟的“钢铁商站”到广州的“十三行”的夷馆,都是类似的机构。在早期,这类商站还有领事的作用。 三亚因为被定位为“国际贸易城市”,所以当时在码头附近的专门划出土地来,用来设置商站。不过因为这里的贸易并不繁荣,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葡萄牙人在这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