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烟云 | 年上ABO_困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困境 (第3/12页)

成为主导后,其他语言相对都走向了次要地位。

    华人为主的社会华文教育都走向这样的局面,更别说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举步维艰,身为老师的简谨仪拥有最深切的体会。

    在整个政治体制之中,华文教师一直遭受着政治打压。

    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决定了简谨仪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特殊性,特别在教师的职业cao守和职业素养方面有着更严格的训练。

    在多元族群社会,种族间的文化、宗教等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演变成政治事件,因此对教师的言行和训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按照马来西亚实行的教育要求,无论是华文小学抑或是华文中学的师资,都必须了解马来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尊重马来族文化的华裔子弟。《伊斯兰教文明》成为师训学院的必修科目,许多教师培训也是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

    然而,华文学校的教师培训却没有融入华人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马来西亚华人需要熟练掌握叁种语言才能更好地在居住国生活,所以华文教师也必须掌握这叁种语文,即华文、马来语、英语。这不仅对于教师们是一种负担,对于学生也同样是。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她那会儿还能去台湾交换学习,到南洋大学深造,接受高等教育,但对于现在的华人就困难很多了。

    马来西亚境内不允许华人创办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被迫关闭后,就近的出国深造途径也少了一条。在马来西亚严格限制华人学生的出国条件后,有钱的家庭会送学生赴欧美深造,而多数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华生都选择去台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