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烟云 | 年上ABO_困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困境 (第2/12页)

以影响部分决策的制定,以及决策的施行。

    事实证明,无论声音的大小如何,坚持发声总是对的。

    要不是华人社会一直在为华人权利而斗争,华人领袖一直在人民和政府之间斡旋,以及上层的部分宽容,马来西亚华人的境遇不会像今天这样。

    东南亚的其他地区也有华人在为此努力,但经由各种原因,缅甸的华文教育走向衰亡,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也日渐式微,菲律宾、泰国也是一样。

    文莱虽允许华文教育合法存在,后来也逐渐和马来西亚走向同样的发展方向。

    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开始是一家的,18到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室的一部分,1824年才被英国殖民。二战期间,日占后被改成昭南岛,日本投降后又恢复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次年成为直属殖民地,拥有较高的自治权。

    新加坡百分之七十都是华人,来自大陆的移民不多,较多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移民。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是执政党,他的主张是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提倡多民族平等,积极争取平等的权利。这个党派不仅吸收华人,也吸收马来人和印度人。

    这样的理念与当时马来西亚的马来人特权相冲突,以东姑·拉曼为首的政治人物则认为这样会造成巫统及马来族群间的政治紧张和冲突,为保证巫统的统治,决定在1965年将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逐出马来西亚联邦。

    新加坡一开始施行的是英语加母语的教育,被官方认可的语言有英语、华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后来李光耀为了加强新加坡整体的凝聚力,消除各种语种的交流障碍,促进交流,实行了以英语为中心的强制双语教育,逐渐演变成英语为第一语文。

    英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