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穿越唐朝当相师_第六百八十四章:论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四章:论战 (第3/4页)

    李绩心里更加明白大臣们的顾虑。在其位谋其政。这些帝国的柱石,绝不是碌碌无为之辈。更不是帝国安稳的局外之人。

    国之大者,孰轻孰重,轻重缓急,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臣们,都会好好地掂量一下分量。

    【一岗双责】绝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回到议题上来,那个消耗了隋王朝最后精力的国家就是高句丽。

    高句丽原本是朝鲜半岛中部的国家,趁着华夏诸国处在乱世,不断向外扩张,先是攻占了乐浪郡和带方郡,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接着迁都平壤,大败北济,占领了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流域。

    国势鼎盛的高句丽还侵入华夏的东北地区,占领辽东,不断与中原政权发生摩擦。

    大业七年(611)二月,杨广下诏讨伐高句丽,自己巡幸涿郡,命令天下官兵不论远近,都要在明年春天到涿郡集结。

    明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两百万,负责后勤运输的民工几倍于此。

    结果,高句丽采取诈降的方式,多次骗取隋朝官兵的信任,最后,辽东城久攻不下,隋朝大军困于城下,人疲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

    隋朝第一次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以惨败告终。

    第二次进军高句丽,虽然进展顺利,可是,礼部尚书杨玄感造反了。

    李绩想到此处,一阵头皮发麻。

    大业十年(614)二月,杨广召集百官商讨第三次讨伐高句丽。隋朝最终还是打赢了高句丽,不过这样的胜利是隋朝用无法计算的物资付出将一个小国给活生生拖垮、托投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