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穿越唐朝当相师_第四百四十八章:魏徵的心愿,尽快刊印《群书治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魏徵的心愿,尽快刊印《群书治要》 (第13/14页)

国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弊端。

    “咳咳!”

    魏徵突发猛地一阵咳嗽,面如黄纸一般,双目凹陷,双腮低洼。

    嘴唇已经萎缩。

    “王爷,把我扶到隔壁我的房间去。这是太子的房间,我不能死在这里。”

    李绩一阵心酸,伸手扶起魏徵,“玄成,你不会有事的。我给你抓几幅中药,再服服看。”

    魏徵来到自己的房间,没有躺倒床上去,李绩扶着他坐在楠木椅子上,让他喘口气。

    “王爷,你看我,不会好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是非功过,那就留给历史,让历史来评价。”

    他转身看着书橱上一排排书籍,强打精神,眼睛里忽然放出一丝亮光来,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声音沙哑,“王爷,皇上安排的事,我已经办好了。只是还有一件大事,我怕没有时间了。拜托你帮我完成。”

    李绩看到书架上的线装书籍,心里纳闷,难道是著书立说。

    魏徵梳理一下散乱的头发,喝了一口冰糖水,拉着李绩的手,就像拉家常一样,低声道:“王爷,听我细说。”

    贞观初年,李二即帝位后,积极求谏纳言,考察前代治理之得失,寻求长久致治之道。

    当时,我作为谏议大夫,给他提出“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建议。

    他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余万卷,又于殿旁开设一馆,亦即“弘文馆”,作为延揽人才之地。

    当时集聚了萧德言、褚遂良、房玄龄、杜如晦等英才,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文义,商量政事,或至夜分方罢。

    皇上有感于古代经典卷帙浩繁,难以遍览,即使博览群书,也难以得其精要,由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