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河间王使者 (第6/8页)
人再造了三辆。 四辆冲楼之后,还有数十架云梯,借着冲楼的掩护,缓缓朝着渑池而去。 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 相传云梯是春秋时的巧匠鲁班发明的,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 春秋时,鲁班加以改进。 战国时云梯由车轮、梯身、钩三部分组成。 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 汉代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了很大改进: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 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 同时,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军队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 另外,由于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地与城缘接触,还可以避免守军的破坏。 三国时,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率兵攻打曹cao的皖城,攻城的时候,原打算派兵士运土筑土山,竖云梯,架飞桥,接近敌城墙,但大将吕蒙认为此法费时费力,不如乘军队士气正锐,用弓弩石炮强攻,可速战速胜。 果然,最后以强攻取胜。 四辆冲楼,如同四块坚固的盾牌,在盾牌之中,有弓箭手不断的从孔洞中射出,而在冲楼之后,汉人炮灰扛着的云梯也缓缓靠近。 而在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