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380章 顺流而下(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顺流而下(十) (第2/6页)

在湍急的岷江水中,这种人工材料很容易毁坏,每年都要花力气制作。这也出现了延续了2000年都江堰主体材料‘刚与柔’的争论。

    总会有人希望能够建成不会被摧毁的都江堰本体,免除掉每年的垒堰体工作。历朝历代也都有人做了各种尝试。有些尝试当时就失败了,也有些尝试经过十几年后才失败。总之,无一成功。

    今天,吴有平看到的就是民国政府铁道兵团的尝试。在都江堰的位置上,出现的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都江堰坝体。经过战争的考验,铁道兵团完成的钢筋水泥浇筑件能够抗炮弹,不管岷江江水中携带的石块多大,其威力总是比不上150炮弹。这个浇筑件又是在江底挖了6米的深度,更是江水难以撼动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四川省政府的书记、省长、水利与农业厅长都亲自来参加开水仪式。现在的制度已经定下,任何与都江堰有关的活动,都得由省政府亲自批准才行。

    也许是见惯了大场面,吴有平只是非常得体的完了他身为总理身份的出席工作。当‘杩槎’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被推倒,江水猛然涌入江中,向着灰色的都江堰堰体冲去。当水流将都江堰堰体淹没到只剩下不到两米的高度之时,参加放水仪式的人群中传出了惊叹。这个巨大又新奇的堰体明显撑住了,没有被立刻冲垮。

    等水流变得规律起来,吴有平与省委书记与省长等人在水利厅长的引领下参观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个无坝引水工程,最精妙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河道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