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臣世家_第187 收粮后的处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 收粮后的处置 (第2/4页)

麾下,广开言路是大宋朝每一位皇帝的必备品质。

    剩下的其他人选,有七成有了具体的官职,各个部门都有,除了个别表现突出的人选之外,其他都由吏部相关人员拟定。

    其余的两成,一部分被腐蚀拉拢的,不用宋神宗处理,蔡确和章敦对于这些反骨仔深恶痛绝,就把他们全都贬到了岭南。

    而那些纯粹的书呆子,有后台的被安排到京城当教谕,没有后台的全都被安置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当主簿,这也算是人尽其用了吧。

    反而是蔡道得利最大,宋神宗把整个水泊梁山赐给他,当然不是封地。只是交与他临时管理,旨意上还说,不论是济州知州,或是巨野县、郓城县都不得干预这片土地的运作。不过,宋神宗也不是白白把这块地送给蔡道,他还是设置了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整个水泊梁山上面的土地,不管能不能种地,最终每年都要上交给国家两倍的赋税。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田税,还有其他苛捐杂税。为此,宋神宗还特意派了户部中属于保守派的官员前来测量整个水泊梁山的土地面积,好以此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水泊梁山是在宋朝才真正行成规模的,根据当地每年水文情况,实际土地面积还会不断的变化。所以,这位领头的保守派大臣老老实实的测量完之后,还从实际测量的结果当中,特意减了一成的征税土地面积。

    不过,蔡道并没有接受对方的好意。水泊梁山实际测量的面积越大,到时候,收获的成果就更加能说明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对得起‘送财童子’这个外号。

    为了感谢那些在偷袭中舍死忘生,牺牲或者伤残的禁军,蔡道还专门请旨,将伤残的禁军,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那些丢掉性命禁军们的家属全部都都安置到了水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