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中理化课(92) (第4/28页)
看似有意讨好对岸的学生,特别在这里提出这个话题,刘昊也得意地向我们挑着眉表示自豪。 「可是,相对的,mass─质量这个名词却没和平常生活上表示质量、水平时提到的『质量』作出区别,这点就造成使用上的尴尬。」李祯真老师话锋一转,倒批评起了对岸,某些学生果然面露不悦之色。 「老师想说的是,既然两岸同源,又只隔一个台湾海峡,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想要统一这些用语的一致性?以后在学术上的交流也比较方便啊。像『压强』的翻译显然是对岸的好,我们就从善如流别再讲『压力』;『质量』的专业性则也应该提升,别再在口语中将『质量』表示成品质、水平的概念,明明就有那么多其他的词汇可以替代…所以说就是两岸的某些人拉不下脸,在心中只有立场,没有是非…」其实我懂老师想表达的意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就没办法接受,尤其是刘昊和聂剑飞,从一开始几乎是视jianian老师的眼神,逐渐透露出不耐和阴沉。 「在可逆反应中,在左边加反应物,反应就会往右边去;相反的,在右边加生成物,反应则会往左边去。除此之外,将左边的反应物移除,反应也会往左边去;将右边的生成物移除,反应则会往右边。」李祯真老师接着又举了重铬酸钾、溴水、四氧化二氮的例子。 「之前提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活性、表面积、催化剂,而影响到反应平衡的因素则只有温度、浓度,牵涉到气体的话还要多一个压力,例如一个四氧化二氮分解成两个二氧化氮的反应中,两边都是气体,气体的分子数比就是体积比,所以在体积比1比2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有利于压缩体积,便有利于往左生成四氧化二氮。」 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瑜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