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三十八章福王的处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福王的处置 (第3/4页)

好准备吧!”

    这句话一出,翰林院掀起了滔天巨浪。

    观政制起于洪武时期,在洪武六年(1373)二月,第一批进士们经过两年的从政,朱元璋发现了科举的弊端:

    录取的进士华而不实,水平极差,对政务丝毫不通,年年kpi考核不及格。

    以为招来几个任劳任怨的劳模,结果换来了一群喝茶看报的老爷,这谁能忍得住?

    一气之下,直接废除了科举。

    于是,往后明朝将官吏的选拔放在了“荐举”“学校培养”“吏员转升”上面,即三途并用。

    间隔十年后,在文臣的不断請求下,朱元璋表示再相信你们一次,於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下诏两年後重开科举,但却让进士去六部观政,学点政治能力。

    但庶吉士,则在翰林院观政,轻松自在顺便养望。

    “我等在翰林院,不也是观政吗?”

    黄宗羲胆子颇大,开口问道。

    “哈哈哈!”王应熊摇摇头,开口笑道:“过段时间,你们就知道了,这是好事。”

    众人纷纷无奈,心里七零八落,着实不对劲。

    规矩一旦被破,就像是大门换了钥匙,谁也不知好坏。

    煎熬了几天,翰林院终于等到了消息。

    原来,他们的观政地点,则在内阁中书,以及起居郎。

    内阁中书,即中书舍人,专门负责掌撰拟﹑缮写之事,说白了,就是文书。

    一般来说这样的职位,都是举人、同进士出身,七品官,前途渺茫。

    但对于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