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福王的处置 (第2/4页)
侍读学士徐文,则一步步地走来,翰林院中瞬间宁静。 “咳咳,编撰崇祯实录、弘光实录的工作暂且停下。” 徐文抬起头,目光扫视这些年轻人,满意地点头道:“今日授课的,乃是吏部尚书王部堂,尔等莫要缺席,也要做好准备,免得丢了翰林院的脸面。” 说完,他又大踏步地离去。 翰林院不仅可以为皇帝草拟圣旨,随侍身边,更是有吏部、吏部侍郎和尚书来上课,联系关系。 可以说,熬过了三年,前途一片光明。 翰林院内依旧议论纷纷,一般来说侍郎来上课都很少了,更何况是尚书。 不过所有人都珍惜这个机会,吏部尚书谓之天官,可以跟内阁首辅斗个三七分的人物,毕竟朝廷无外乎人事和财权罢了。 午后,王应熊急匆匆而来,官服一丝不苟,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不似个文臣,反而却像个武将。 众翰林却仿佛回到了蒙学时,恭敬的行礼,听课。 王应熊为翰林们上课,也是精神奕奕,说起课来,那是络绎不绝,虎眼四望,似乎想要寻觅一个可堪造的人才。 讲了一个时辰的武事,即王应熊对地方平定叛乱的心得体会,他才润了润嗓子,开口道: “即今日起,除了吏部、礼部外,六部尚书、侍郎,每天都要出去一个时辰来为大家授课,尔等莫要辜负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说完,他准备离开,却又忽然停下,露出一丝笑意:“按照惯例,非入翰林的进士,须观政半载,及可任用之,不过陛下对翰林无须观政颇为不爽利,你们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