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六百一十六章 赵新的大乌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六章 赵新的大乌龙 (第7/7页)

大家都没在意,于是便描述了一下外观。谁知在座众人听完,全都是一脸懵逼,表示根本没见过。

    赵新还不知道,自己这次是闹了个大乌龙,因为这年月的爪哇岛上就没有棕榈树!

    棕榈树的原产地其实在非洲的尼日利亚,历史上印尼棕榈树的种植始于1848年,当时一位荷兰人从阿姆斯特丹带来4颗棕榈种子,然后便种在了植物园里。谁知才过了五年就长到了12米高,棕榈树开始结果了。不过当时的油棕榈树的经济价值并未发现,只是在路边作为装饰植物。直到1911年才在苏门答腊岛上开始广泛的商业化种植,从此印尼成了世界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

    好吧,赵新此时还不知道,他觉得眼前这帮“土鳖”不知道,城外种植园的华工肯定见过,到时候让江阿生下去问问。

    况且既然都来了,肯定不能一事无成的回去。他随即便提起要在本地建设清凉油工厂,到时候会大量收购相关原料。另外还会提高水稻和玉米的收购价格,以此鼓励在座众人在自家的种植园里改种作物。

    布拉布拉讲了一大堆后,赵新在众人的赞扬声中拍屁股走了。等回到花厅,首席雷珍兰吴缵绪对甲大黄绵舍道:“黄公,您看这?”

    “既然军管会派人专程来说了,总要卖个面子。这两年巴城的疫情少了很多,咱们得知恩图报。各家先种上几十亩水稻,到时候低价卖给军管会,也算是交差了。”

    另一位名叫林长生的雷珍兰不满的道:“什么油棕棕榈的,我就从没听说过!我看这人啊,整个一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跑这里拿我们寻开心来了!”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