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一章 江流不涌青山去 (第5/7页)
桂的父亲尹继善;之后尹继善调任两江总督,二人更是交往甚密。 两人在骆宅一连住了四天,除了每日饮茶暇谈,也给几个弟子讲些诗画之事,过的倒也安逸。等到了第五天的午后,有一船夫打扮的陌生人送来消息,约二人明日午时在银山寺会面,具体地点到了山门外便知。袁赵二人明白对方是怕给主人骆绮兰招来非议,这才没有直接登门拜访。于是次日临近午时,二人便在袁枚长子袁通和赵翼五子赵廷彦的陪同下,来到了约定地点。 后世都知道镇江有个金山寺,却不知道在东南方向的蒜山上还曾有座始建于元代的银山寺。相传三国时周瑜和诸葛亮商定火攻破曹之策 就是在此山上,故而又称「算山」;东晋末年刘裕也曾在此大破海盗孙恩。在另一时空的咸丰十一年,整个蒜山区域被划为了英租界,银山寺自此销声匿迹。 因为时值早春,来银山寺的游人并不多,四人刚到山门前,一个年轻公子模样的人便带着个下人走了过来。此人身量不高,看上去只在二十出头,穿着一件雨过天青色的夹袍,酱色套扣背心,腰里系着宝蓝色腰带,长的眉目清秀,让人一见顿生好感。而他那个下人则是十分精瘦,一双眼睛不住的朝四人打量,随后又警惕的扫视四周。 年轻人上前冲袁枚和赵翼微微抱拳一拱,躬身道:「在下姓沈,单名一个贵字。想必二位就是简斋公和瓯北公吧?」 赵翼微微点头,袁枚则微笑道:「正是老朽。沈小哥是扬州人?」 「是从扬州出来的,不过这些年一直在北地。」年轻人说罢,抬手示意道:「我家东主正在寺内恭候,请四位随我来。」 袁枚的长子袁通一听对方不是要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