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六百二十五章 细数落花因坐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五章 细数落花因坐久 (第5/7页)

定的报酬。

    到了清代,苏鲁克制度已经广泛推行于漠南和漠北。承牧的牧民按照和牧主商定的协议,定期向牧主交纳一定数量的滋生畜,以及部分rou食、奶制品和酥油,牧主允许放牧人食用所产的奶,还可以剪卖绒毛,并按年支付报酬。

    自从北海军拿下科布多城后,昭示着整个漠北蒙古已经脱离了满清的统治,随后赵新让库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三地联合发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废除各札萨克王公台吉和喇嘛旗的封建特权。

    跟达延汗时代一样,废除封建特权并不等于消灭封建。大批的奴隶和领民成了自由人,取消了兵农合一的政策,但问题是除了少数参加北海军的,其他人总得吃饭生活;于是松散的人身依附关系取代了之前的人身控制,王公贵族和喇嘛们成了大牧主--也就是苏鲁克主人,奴隶则成了苏鲁克户。

    刘铮去年到任后,先是不动声色的拜访了库伦城内的头面人物,又让各札萨克旗的王公台吉来库伦城分别召见,对这些人的性格特点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随后他便组建工作队下到各旗聚集点。

    他严厉告诫各工作队,牧区不同于农耕区,之前在部分地区搞的那些“打土豪分牲畜”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北海镇要做的不是将苏鲁克制度彻底推翻,而是要对原有的剥削制度进行改造。

    要知道刘大总督可是学兽医出身,在北海镇又管了两年多的军马和牲畜饲养,对其中的道理非常门儿清。他明白真要把大牧主的牲畜分下去,搞平均主义,反而会因分群放牧影响牲畜的繁殖,导致牲畜数量下降。

    当然,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罪大恶极的旗主和大牧主,只要获得三地军管会的批准,还是会没收其牲畜由军管会处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