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二章 曹鹏的新去处 (第8/8页)
这是一种以麻梗为本,用苏子油渣及小米糠拌匀,粘在麻梗上,晒干后约莫一米多长,用的时候横插在木架上,风吹不熄。 再有就是宁古塔地区没有盐场,自明代以来,宁古塔地区吃盐都是通过和李朝互市换来的。每年十月李朝的大宗伯会派人来宁古塔通过官方卖盐,满清这边则是用马匹交换。 曹鹏在珲春建成了一家中型盐场,虽然每年只有七个月的生产时间,可还是让整个宁古塔地区摆脱了上百年来一直换盐吃的境地。此外他还开办了一家织布厂、一家蜡烛厂,均由北海商社与“恒丰当铺”的老板武振周合股出资。 为了杜绝铁匠铺私自打造兵器和弓箭,他将5家铁匠铺的铁匠和伙计都迁去了伯力镇的钢铁厂,仅在城内设立了一家农具维修点。虽然由五家变成了一家,可由于使用了电熔炉和新式机加工设备,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生产和维修农具的质量也比铁匠铺提升了很多。 刘台拱来宁古塔也一年多了,可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文教上,对其他事务只是有所了解而已;如此一来,他和曹鹏的交接工作足足进行了五天才完成。 此时“小曹大人”调任的消息已经在城内不胫而走,宁古塔城内的各商家老板感念其“恩德”,居然连夜赶制了一把由各家老板署名的万民伞,搞的曹鹏又是感动又是哭笑不得,感叹自己这两年多的辛苦付出也算是值得了。 在薰风门外挥手作别了一众送行的人群后,曹鹏的马车并没有驶上前往富尔丹城的大路,而是朝着珲春的方向而去。 他已经给赵新发了电报,告知自己会从摩阔崴的码头坐船,直接回北海镇。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比走陆路要快,再就是珲春城里还有个让他惦念不忘的姑娘......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