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零七节 裁决(1) (第4/7页)
洞所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董仲舒的公羊派,本就不太讲究什么亲亲相隐。 只是碍于孔子,不得不与法家战之。 见到这情况,谷梁派的一位博士,立刻就出列答道:“邓子,勿须狡辩,也不必如此玷污我辈!” 他拜道:“陛下,臣《谷梁春秋》博士王远可答邓子此问!” 在得到刘彻许可后,他一挥长袖,对邓偃说道:“若有人子,目睹其父意欲祸乱天下,行窃国之事,自可自缚其父,闭其家门,阻其恶行……实在不然,还可以大义灭亲!周公诛管蔡,孔子称赞,春秋曰:子从弑君之贼,国之大逆,不可不诛,故曰:大义灭亲是也!” 特进元老石奋也出列拜道:“启奏陛下,臣先祖曾有训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yin泆,所自邪也。” 嗯,这石奋的先祖,确实是那位春秋中大义灭亲的主人公…… 所以他出来刷一波脸,倒也无可厚非。 邓偃却是嘿然笑道:“公之言大善!”说着,他就对董仲舒和石奋以及王远长身一拜,然后,图穷匕见,问道:“若如曾子,遇其父盗羊,苦主来寻,君等何以对?是大义灭亲?还是如孔子一般,坐匿其弟子之罪行,还予以粉饰之?” 这才是儒法两派几百年来在一个小小的直躬案上你来我往,大打出手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案子,早就已经不在直躬之案的细节上,甚至不在直躬案本身上了。 因为,这干系到了孔子、曾子以及曾子之父。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大约在数百年前,春秋之时,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叫叶邑的地方。 叶邑的主人,是一个叫叶公的士大夫,也就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