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节 公羊学的野望(1) (第5/7页)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墨家经典《墨子。耕柱》篇,虽然,最后的结果,就跟后世****太祖写下‘别了,司徒登雷’一文,与米帝绝交一般,公羊的祖师爷们与墨翟谈判失败,被喷出门外。 可能其他儒家派系,谈器械色变,但公羊不会。 子夏先生笔削春秋时,就曾经告诫自己的门人弟子: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认为任何事务,都有可取性,不要急于去否定其他人,而是应该好好学习。 一代代的子夏门徒学习下来。 于是,就开出了法家与儒家的春秋各派。 而公羊派,是自诩为子夏先生最正统的继承人的。 将这一段讲完,胡毋生放下手里的书卷。 于是,整个授课场地,顿时人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好戏。 在整个太学里,胡毋生的课,是听的人数最多的。 很多时候,常常都有数百人在等着听讲。 其中,法家、黄老学的弟子,甚至教授,也都来围观。 大家来围观,起初并非是因为胡毋生讲的有多么好说实在的,没有太学以前,很多人连胡毋生的名字也没听说过。 又何来什么印象? 大家最初来围观,只为了一件事情。 因为胡毋生自太学开学以来,就持之以恒,专注不懈的评论天下各个派系的学问漏洞和错缈。 他以风趣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以及无可争议的辩驳才能,让人折服。 更重要的是,他批判的对象,经常是儒门内部的派系。 很少波及其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