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节 公羊学的野望(1) (第4/7页)
是儒生,但其思想早已经超脱了儒生的范畴。 董仲舒,就是在研读了子夏先生现存于世的数份手稿后,对于机械和器械,没有那么大的抗拒心理了。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心里默念了这句子夏先生留在一份手稿上的文字后,董仲舒的态度和心意变得更加坚定了。 “也不知,我那位师兄是何态度?”董仲舒在心里想着,念叨着。 但可以肯定,师兄胡毋生,肯定也是有想法的。 只看他也兴起了‘春秋注我’的潮流,就已经知道,他也在打着这方面的主意,虽然他的目标不一定是墨家,也有可能是法家。 ………………………………………… 与董仲舒的静室,相隔一百步,就是胡毋生的授业地点。 胡毋生很喜欢带着学生们在广阔的旷野讲课。 今天也不例外。 他端坐在一块蒲团上,对着门人弟子和围观群众们,沉声宣扬道:“……故先贤曰:君子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一段针对于此的微言大义,阐述已毕。 听者都是如痴如醉,佩服不已,哪怕是那些围观者中的法家和黄老派的士子,也是如此。 在实际上来说,在汉室,公羊派首先强大并且兴盛。 不是因为祂有多强。 而是因为,公羊派与诸子百家,都存在最大公约数。 他们甚至跟墨家也有最大公约数,并且在历史上,公羊学的祖师爷们,还曾尝试过与墨翟交流,演绎,试图融洽在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