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骄阳似我_第646章:竞争对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竞争对手 (第3/7页)

茹华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一次印度考察,发现班加罗尔的软件园非常繁荣,就捉摸着在国内复制该模式。

    回川之后,他便通过报纸提出要打造西部软件园。

    做软件园首先需要土地,宋茹华在成都附近买了100亩菜地。这本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由于当时四川政府渴望快速推进信息产业,这件小事突然具有了象征意义,政府开始大力扶植托普。

    接着需要资金。宋茹华希望托普像东软一样获得资本市场的助力,他看上了一家壳公司——川长征,这是一家国有机床厂,95年上市一年即报亏。宋茹华用当时最诱人的政治口号说服省政府,表示收购川长征后将“用新产业和新体制激活老的国有企业”。

    收购川长征大约需要1亿元,而托普当时根本没有这么多钱。为了做成此事,宋茹华一边在媒体上大炒概念,称将把川长征做成“中国信息产业第一股”,一边发布消息称正考虑把“西部软件园”以5000万元的价格,卖给广西一家上市公司。如此以来,他就把四川政府绑架了,四川政府若不允许他空手套白狼,将沦为世人笑柄。

    结果是宋茹华赌赢了。

    就在今年的4月,四川政府接受了他的收购方案,方案规定,托普以约1.1亿元的价格收购川长征48%的国家股,其中近7800万元通过换股方式支付,余款则由政府借款支付。

    拿着川长征和西部软件园的名头,宋茹华开始向全国其他地区的领导推销“软件园模式”。

    名义上是搞软件产业,实际上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圈地。

    毕竟各地政府转让给他的土地的价格非常低,有的甚至是白送的。宋茹华一拿到土地就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如果不贷款,他就不开发。此外,他还利用政府急于求成的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