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明察暗访 (第1/5页)
20世纪初的国人群体而言,岑春煊当是开眼界与守传.的官僚,在高品秩官员里,该属于中间派——其眼界或许不如李鸿章、盛宣怀等洋务派来得开阔,但其保守性亦不如升允、荣庆等强烈,算得上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中庸派,或许张之洞同样可以归入此列。 但与张南皮不同的是,后者翰林出身,不免有夸夸其谈与眼高手低的毛病,遇到问题亦经常选择绕道走的策略,岑春煊为人强硬,讲求实际,号称至大至刚。 正是这次特性,将他推上了上海金融风暴的风口浪尖——他不是盛宣怀,会盲目迷信于洋行与买办的力量,会相信一样东西有涨了又涨的资本魔力;他亦不是升允,对资本市场不屑一顾,巴不得其自生自灭才好的鸵鸟心态;他更不是张之洞,瞎指挥、盲目主义盛行却不知道从小事做起的长官意志。他的特征,抑或是他特立独行的品行为这一事件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表面上看,钦差大臣重点还在调查与盛宣怀有关的资产与账目,但其实有郑观应的协助,这种调查根本就是走个形式,真正的目标却指向了橡皮股票风潮——在没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之前,岑春煊并不打算过早地打草惊蛇。 刘元青和皇甫皋两人是崇尚实干的年轻人,经过连续几天的调查,一家名叫兰格志拓殖公司的企业落入了他们的视线。该公司老板是一个名叫麦边地英国人,6年前在上海创办设立,经营范围包括开辟橡胶园。挖掘石油、煤炭。采伐木材等,其主要经营活动地均在南洋,比如兰格志本身就是一个橡胶产地地名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