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1/5页)
时间的念头本不是林广宇主张,按他的原意,民变当越快越好,否则一旦引起大规模变乱将不可收拾,但周学熙秘密发来的电报让他改变了主意。 电报指出:之所以酿成民变,纯属万知府处置不当,现既已撤职查办,民怨也小了许多。张知府的处理结果,不惟英国人大声抗议,便是有一定识见的绅商也认为不妥——即便有种种理由,矿工sao乱打砸抢总是不对,何况情急之下还打死打伤对方多人?把全部责任推到开平局头上,不是中国应有的态度与气量。 当然,周学熙的本意并不是给皇帝做道德说教,他才没那么闲,他的着眼点还在两矿竞争之上。电报隐晦地提醒皇帝,现在激起大乱,矿工人心惶惶,开平一时无法开工,生产陷入停滞。原本两个对手在市场上厮杀得你死我活,突然开平自废武功无法继续供煤,便是矿惊天利好。周学熙从危机中看到了希望,从风暴里看到了安定——处理结果每拖延一天,开平的生产恢复便要再拖延一天。 “妙!”这是林广宇看到电报的第一反应。 不过周学熙献的却是连环计,第一环是李代桃僵,第二环却是釜底抽薪。滦矿以协助处理民变为由,招募了大批开平的矿工——矿工年富力强,破坏力大,如果没有收入来源,恐怕激起的乱子更多,一旦进了开滦工作,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了正经行当。另一方面也隔绝了开平尽快恢复生产的能力。 表面上看。开滦对开平的遭遇是异常同情地,非但在报章空开谴责暴徒对开平局进行打砸抢地恶行,而且还通过报纸公开声明:……值此多事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