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纵横捭阖 (第4/5页)
细节完善后将举行盛大的签字仪式。”消息一出笼,德国人开始着急了…… 自12国公使联合吊唁并试图试探中国政府今后外交方针走向的企图失败后,各国驻华公使便开始了单独行动,但对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外交方向,普遍感觉茫然不知所措——中国现任皇帝不像原先的圣母皇太后那么好糊弄,对各国的瓜葛和利害看得极其透彻,而外交部现任大臣不但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外交官,而且口风极紧。 对中国的政局变异,德皇威廉二世收了驻华公使发来的情报:“中国现任最高统治者并没有明显的外交倾向,但可以肯定绝不是亲俄法派,更不会是亲日派——皇帝在10年前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日本所赐。在前次义和拳土匪暴乱时,他是中国政要当中唯一几个头脑清醒、反对开战的人物之一,几天前,他又为几位在暴乱时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官员平反并予以褒奖。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原本主管外交的大臣袁世凯在一场略显可疑的火灾中毙命,现在外交方针一概出自于皇帝并由职业外交官执行。虽然皇帝最近一直在表面上褒奖袁,也追授给了他许多荣誉封号——但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这些表面消息并不可靠,袁和皇帝之间原本有异常强烈的对立情绪……我认为,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将皇帝对袁他是典型的亲英派的强烈反感转化为对英国的强烈反感。中国皇帝已经做出了‘广行新政,加紧立宪’的保证,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总之,忽略中国因素,将中国排除在德意志的全球战略之外是极不明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