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七十一章 利益交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利益交换 (第2/5页)

开平、开两矿问题上地直接冲突,使这种调停看上去更接近于笑话——倘若大不列颠失去了貌似公允的立场。其“离岸平衡手”的地位显然也就失去了保证。

    如果开平问题没有一种体面的解决方式,中国方面绝不可能属意英国来调停日美冲突。

    不管日本如何纠缠,美国至少已获得了锦>:.张绥、陇海、张库等铁路上也获得了巨大利益,唯独英国两手空空,这对朱尔典的政绩是一个不小打击。更糟糕地是。原本已板上钉钉的、由英、法、德三国联合提供借款的粤汉铁路修筑权在美国方面执意要求加入后,也陷入了僵持。

    德国金融家表面上看亦深受其害,但实际上却乐得不行——朱尔典丝毫不怀疑,如果久久不能达成协议,中国会抛开三国银行团而单干。现在不是当时,中国人突然靠着双皇债券有了钱,足够进行。

    吐出两个上好的哈瓦那雪茄烟圈,朱尔典愤愤想到:听说由于股利丰厚再加担保殷实。又是1亿马克的债券将在下月发行,中国人正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工业化项目而接受德国贷款,虽然贷款来源多样化,欧洲大陆近20个国家卷了进去。但那只是纯粹经济意义上参与,所有政治大权都牢牢控制在以德意志银行为首的联合银行团手里——对纯粹基于经济意义的借款。他不感兴趣,也决不相信中德之间地交易是纯粹经济方面的。

    只消看一看最近几个月来抵达中国的德国人,便会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德国人走进了军队,他们成了中国最精锐部队——禁卫军地教官,成了主要军事学堂的教员,甚至将手伸进了一贯亲英地海军;德国人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