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殊途同归 (第2/5页)
“我道是谁。 原来是二位。日本一别,倒也有些时日了。” “看你面色红润却是过得不错。”杨度一边打趣,一边推开了虚掩的牢门——汪精卫没有逃跑的打算,也不具备逃跑地可能,狱卒第二天就不关门了,重犯、要犯们通常被铐上地手铐脚镣也丝毫没有踪影。皇帝下了命令。狱卒们照顾唯恐不上心,哪还敢有什么虐待?面色红润倒也不奇怪。 “笔战数年,没想到居然在这样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见面。”梁启超曾任《新民丛报》主编,与汪精卫任主笔地《民报》口水仗打得不可开交,现在想来大有世事沧桑之感。 “我亦没有想到会有今日这一步,只能说卓如兄‘远距离革命家’之语太过振聋发聩,精卫不得不自投罗网罢了。”汪兆铭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道,“以往多次占了上风,古人说得好,没有常胜将军。总也要落败一回。” “先看看这个。”杨度递过去《帝国日报》,上面以醒目的标题刊登了汪精卫刺杀摄政王未遂。被捕入狱的消息。消息除简要介绍事情经过外,还特意奉劝说“汪兆铭无性命之忧,各革命党毋庸费心,若果有劫狱、营救想法,不是真救他,却是真害他。” “皙子,这必定是你的刀笔功夫。”汪精卫苦笑连连,“明着为我着想,其实告诫革命党不要蠢蠢欲动。权谋之功,可见一斑。” “兆铭,你猜对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杨度递过来一纸,“那消息不是我写的,不过这消息却是我打算放出去的。” 消息是:朝廷为澄清舆论谣言,决定允革命党领袖胡汉民一人前来探监,查看汪精卫是否得到人道对待,保证来去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