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六十九章 盖棺论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盖棺论定 (第4/5页)

干了一辈子清流,只知道讥讽、拦路,却不曾干成任何一样实务。”

    这“有人”便指袁世凯,张南皮最恨他人说他不干实事,听这番评价,真算得上死也瞑目。某些人明指群体、暗却指摘翁同龢,翁平素惯以清高自誉,对李鸿章行事每多掣肘,结果未成一事。林广宇亲政后,大臣隐隐约约便形成了如此印象:其一,皇帝对翁同龢的评价在降低,虽因师生之道不能多言,但对翁同龢的褒奖是少之又少;其二,是对康有为的疏远,年号改成了维新,要求九年立宪,但康有为的地位和作用早已不像戌戌年那样突出,所谓“宪政旗手”更是名义上地标榜,隐约其上的反倒是梁启超、杨度等人。

    听皇帝这么说,张之洞终于放下心来,直道:“皇上如此说,臣当含笑九泉,余无他念,惟愿皇上立宪功成、国家早日中兴。”

    按惯例,林广宇最后问道:“军机大臣之职,张师傅可有人才保荐?”

    “两个。”张之洞伸出两个手指头,“一是戴少怀,一是陆凤石。”戴少怀即法部尚书戴鸿慈,陆凤石则是吏部尚书陆润。

    众人与张之洞一一告别,所有人都在猜测,这是不是见张南皮的最后一面了?

    果然,当夜十时许,张之洞撒手归西,最后遗言是:“某生平学术、治术,所行只十之四五,心术则大中至正!”

    天明后军机觐见,第一件事便是谈论张之洞遗留下来的空缺。

    —

    陆润是老官僚,与维新理念并不契合,对重用留学人才与举办新政都持批评态度,立场较张之洞更为保守,林广宇评价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