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八一章 兵营 (第2/5页)
十余万大军驻守数百里的战线,而淮河对岸,便是北汉的南方兵团,两岸隔河相望,都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虽说两边兵戈铁马,俱都是严阵以待,但是休战之时,双方也达成了诸多的协议,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恢复了切断三年的商贸往来,两边各有严格限定的码头允许双方商旅来往,而且码头来往的商旅,俱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北方禁止商人向北汉贸易马匹,而南方同样禁止铁矿之类送往北方。 只是淮河自西向东绵延如海,战线极长,到了东部入海这一段,对岸的便不是北汉驻军,而是东齐国的国土。 使团渡过长江之后,一直是向东北方向行进,实际上也就避开了与北汉的正面战线,进入到淮河下游地区。 东齐国力虽弱,国土虽小,却还是占据了青州与徐州两州之地,到得淮河下游,渡河之后,便属于徐州境内。 北汉与南楚如同两头猛兽一般僵持对阵,但是到了淮河下游,南楚与东齐双方的驻军兵营肃杀之气便要淡上许多。 当年北汉稳定北方之后,也是趁着萧氏一族在南方征战之际,出兵东齐,欲要迅速吞灭东齐,此后再行南下攻打南楚,只是万没有想到东齐人韧性十足,不但顶住了汉军的攻势,甚至一度让汉军损兵折将。 此后北汉顾忌南楚会趁虚而入,全线撤兵,自那以后,北汉再无染指东齐,而东齐也顺势与北汉缔结合约,此后又于南楚往来,在两个强国之间,长袖善舞,多少年以来,虽然偶尔会于北汉甚至南楚发生一些摩擦,却再无出现刀兵之事。 相较于北汉,难处并无与东齐有过沙场厮杀,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也还算比较平和,边境一带,双方的兵士也并无太大的仇恨。 齐宁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