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1222章 我给你们喊加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2章 我给你们喊加油 (第7/9页)

举目远眺就能看见灯光璀璨的高楼,那是爱秀广场!

    王林和房主人聊天,听他们说以前这里一下大雨,就会水漫金山,把房子全给淹了。到七十年代末,这边的主要街道都浇了柏油马路,状况大为改善。其后,房子外墙的漆刷过两遍,电线经整理、收在屋檐下,改革开放后破墙开店,商店、车子多了,马路菜场收起来了,街道换了新面貌。

    然而,这里的脏乱差,还是超乎王林他们的想象。

    房子的外墙可以修饰,但屋子里面却极难整改。

    这里人口密集、环境恶劣,有2000多户居民、几十家工厂和商店,到处都是乱搭乱建的危棚简屋,且不远处就是全区垃圾、粪便转运、装船的码头!

    王林一行人此来探访,一是为了实地看看旧城区的模样,二是探询居民搬迁改造的意愿。

    探访完后,王林等人的心情是沉重的,同时也意识到城改项目的巨大压力。

    1992年十月中旬,申城市大胆创新,通过土地批租,由爱秀集体出资2300万美元受让了红光路附近里弄地块,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吸引资金进行旧区改造的先河,该地块后来也被誉为“海上第一块”。

    因为整个地段呈现出斜三角形状,所以这个地块也被称之为斜三地块。

    值得一书的是,以斜三地块成功改造为开端,土地批租在申城各区全面展开,申城大规模旧区改造得以成为现实。开端之后,创新未曾停歇。

    以王林领导的爱秀集团,创造了“征询制、数砖头、套型保底、解困纳保”的旧改新机制,“阳光旧改”工程,从此在全市推广。

    此系后话,却说当天王林他们考察完后,回到公司,又举行了一场讨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