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4章 被猫欺负 (第2/7页)
区、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导致其市场优势度不高。而优惠的政策环境是该区棉花生产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长江流域棉区光热资源充裕,而且水热同步协调,是棉花高产高效的理想区域。 从国家层面来说,棉花产业西移,也是无奈之举。 近年来,由于棉花生产成本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棉花价格受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制约又在低位运行,棉花生产效益逐年持续下降。棉花生产受到了巨大冲击,面积持续滑波,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大区地位受到了严重动摇。 这一趋势,还将越演越烈。 在棉花产业西移的同时,如何稳定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已成为棉花科技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王林和棉铃深入的讨论过棉花产业的大发展问题。 棉铃是中棉所的博士,是国内棉花产业最有技术和学问的一批人。 她的背后,更有院士当后盾。 所以,棉铃给出来的专业意见,王林是十分重视的。 棉铃向王林介绍说,长江中下游棉区光能资源优越,棉花有效生长期内,也就是4到10月,日照时数达1400小时以上,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70%。常年份无霜期均在250天以上,有效生长期长,这是极大的优势。 这个地区目前所种植的棉花品种类型仍以杂交抗虫棉品种为主,种子价格较高。由于种子价格较高加上杂交棉品种的个体发育优势较强,棉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栽种密度较稀。在低密度、高肥水、强优势的生产条件下,棉株个体生长量大,株高一般都在130cm以上,果枝数大多在16到18个,肥水充足的棉田单株果节在100个以上。 当然了,长江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