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1570章 绝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0章 绝杀! (第5/6页)

大增强,开始谋划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背景。

    申城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面临着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双重困扰。

    着眼于未来发展,当时的政署朱领导认识到,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申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认识到申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也需要世界各国的帮助。

    基于这种思考,1988年,他接受了智囊人士的建议,邀请国际上着名的企业家担任他的顾问。在获得上级领导同意后,申城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与米国安达信公司亚太地区主管合伙人麦克米伦先生半年多的共同筹备,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于1989年10月9日在西郊宾馆进行了首次会议。

    此后每年秋天举行的咨询会议,都针对申城经济发展中的1到2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为申城的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

    同理,国内的企业家大会,市内的企业家议,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汉民今天主持的会议,主题是:“重谈申城如何成为金融中心。”

    他侃侃而谈,挥洒万言:

    “1843年申城开埠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心还是花城,开埠后,对外贸易中心迅速由花城转移到申城。

    1844年,从花城进口的英国商品贸易额是1550万美元,从申城进口的英国商品贸易额只有250万美元。而1845年,花城的英国商品贸易额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申城却增长了一倍,从此申城就取代花城,成为近代我国对外贸易第一港。

    而贸易和金融如同鸟之两翼,我市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至光绪初年,申城的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