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5 (第4/4页)
兼备者,非有大才者,就无法胜任。 “主子,你是说国学府?”童光年试探问了一句,可这与林家有何关系?林家要开书院,难道能语国学府相提并论? 如今,这天下书院也不乏其数,虽说大夏还未成立正儿八经的国学府,可不说远的,京都郊外就有云崖书院,学生数以千计,再远一点,还有孔山书院,此时林家再开办学院,也只能是小书院,怕是生源都难。 再则,哪有将书院开办在京都此等闹世繁华之地?自古书院都是择山而创,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多在山林僻静处,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所以,这在闹市开办书院,闻所未闻。 即便朝廷开办国学府,成立国子监,在京都也只是设办一个国子监的办公点,学府选址也多在京都之外,且入学门槛高啊,再说,与林家开办学员有何关系? 易九兮也只是遥想,因为林老太爷此人,他才会想的远了些,“童老,有些人建功立业是在当代,可有些人却想建不世之功,利在后代,林家如今,已远离庙堂,林老太爷当年不让几个儿子参加科考,断了林家仕途之路,原本就是打算着,林家今后再不入仕途的,如今让几位小公子参考,也不是为了入仕途,而是让他们尽己所能,一展才华罢了,若真有意,早就进京走动了,林家在京都,总还是有些故交的,若能放下老脸,未必不能为子孙求个前程。” 还是有些糊涂,不世之功?就算开办学院,也算不得不世之功吧,况且,这学院能否开起来,还真不好说啊。 “若是将来,桃李天下,著书论著吗,林家有无人在朝中,还重要吗?童老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