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7 利弊 (第4/5页)
的奏章。你前些年虽是揍了茹太素,只是那些个文武百官也没少溜须拍马,一些奏章看着也无甚大用。” 如果是其他人敢说这样的话,老朱肯定是要生气的,因为老朱是勤政的皇帝,事必躬亲。 但是老朱也知道朱允煐说的是事实,当初他暴揍茹太素,就是因为茹太素写了一份奏章,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这一位每次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 虽然在茹太素之后,不少文武百官收敛了一些,不敢再来‘万言书’,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会这样。 比如说茹太素,这家伙现在还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偶尔上个折子也是数千字起步。朱允煐也就是看茹太素年纪大,且还算是有责任心、原则性、抗直不屈,这才没有再将他暴打一顿。 朱允煐说道,“咱想着要让那些大学士参预机务,皇爷爷以为如何?”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怕是有些不妥,你这意思是让他们看奏章,现如今是你还好。但是以后,怕是少不了有些人就起了心思,这些人自己就做了主。” 朱允煐说道,“咱也是担心这些,只是咱想着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百姓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老朱指出其中的一系列隐患,“这般一来,若是碰到了懒政的皇帝,或是一些个权宦,少不了要欺瞒皇帝。再者就是内阁可以处理奏折,以后六部、文官,乃至武勋,都要给压着。” 虽然看似是有着一些权力,但是内阁如果处理意见,还是要和司礼监斗争。这样会使得太监的权力增加,或者是内阁强势的时候甚至可以压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