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0 文功武治 (第2/5页)
意思是五叔和允炆,过来陪着咱阅卷。五叔也知道咱的事情,咱的文才有限。” 朱橚就不能忍了,严肃说道,“陛下莫要自谦,陛下文采斐然。若是陛下有意科举精进,想来是能金榜题名。这普天之下谁人不知,陛下诗才惊艳绝伦。” 得,文抄公朱允煐虽然还不是‘诗仙临凡’,只是他曾经‘随口吟诵’的诗,确实是广为传播。 这里头也有老朱推波助澜的因素,是在进一步的打造小朱的形象。这里头也是因为大明朝的‘文采’,还真的不如唐宋,起码现阶段看起来是这样。 朱允煐也不尴尬了,虽然他‘作’的诗少,但是在大明初级,还真的是很厉害的。毕竟那本身就是可以传颂千百年的经典之作,品质是没的说了。 欺世盗名什么的,朱允煐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说,他自己差点也都是被说服了。 和朱橚商量着《孝康大典》的事情,也将朱橚和朱允炆拽过来,甚至还包括蜀王朱椿,这是宗室里文采比较出色的。 说起来就是朱允煐也需要表现出来一个态度,让天下士子看到大明皇室对于读书人的重视。哪怕这也就是‘做个样子’,但是这样的做做样子,有些时候还是比较能够收邀人心的。 既然这样就可以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收邀人心,看起来成本也不算高、也不麻烦,朱允煐自然也就比较乐意了,这样的事情是他看起来最有性价比的事情之一了。 至于朱橚几个也应该感觉到比较开心,他们本身就喜欢读书,也能说明他们的贤良,以及被皇帝的信任。 其实大明朝现在在做的重大工程,真心来说不算少,也不只是修书而已。 《孝康大典》,这在不少人的眼里就是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