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47 教育,刻不容缓 (第5/5页)
不好了。读书人不差,就怕有些个读书人读书脑子都给读坏了。他整日想着周礼,想着教化。那人实在不靠谱,也只能是在国子监了。” 可不是嘛,如果让黄子澄当幕僚,saocao作一大堆。历史上的朱允炆是够蠢的,黄子澄、方孝孺以及李景隆等人就是最好的猪队友。 虽然黄子澄、方孝孺确实是忠于朱允炆,下场也很惨烈,看起来也确实够忠了。只是如果盖棺定论的话,这些人的破坏力更大,这些人就是造成大明皇帝世系改变的帮凶。 “咱确实是看不上一些读书人,说的那些个话,咱听着也刺耳。”老朱实话实说,“只是咱也知道,这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两回事。咱手底下以前不缺打仗的人,要都是常遇春、徐达也不成,也得有李善长、刘基。” 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虽然朱允煐确实不太喜欢一些文官的作风,也不喜欢现在的一些知识。只是他也很清楚,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去改变这些事情。 再者就是治理天下,还真的不能缺少这些个读书人,这就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这个道理,明白了也就行了,一些事情做起来注意一点就好。 “皇爷爷开国后就在让底下州府开县学,咱是喜欢的。”朱允煐表情严肃,对老朱说道,“多些读书人,有些时候是让人头疼。但是咱大明的子民,也该开心智。” 愚民,这玩意儿看似是对大明的统治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弊端也很大。 老朱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虽然框定了八股取士,可是对于教育的事情从来都不马虎。大明朝的读书人在不断提升,这可不是所谓的文官们的功劳,而是老朱打下的底子坚实。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